火銃-中華語文大辭典
火銃火铳ㄏㄨㄛˇ ㄔㄨㄥˋhuǒchònɡ古代用火藥引燃、發射石彈和鐵彈等的管形火器。以銅或鐵鑄成。
火銃 -中国文化史辞典
我國古代管形火器的一種,又名“銅將軍”。它是用金屬鑄成的管形火器,內盛火藥、石球、鐵球等物,點著引線發射出去殺傷敵人。元朝末年已有火銃用於戰爭,元順帝至正二十六年(1366年),朱元璋部將徐達進攻張士誠,包圍了姑蘇城(今江蘇蘇州市),四面築長圍,又架木塔三層,高出城牆,每層都有士兵發射火銃。次年,張士誠的弟弟張士信中了對方“銅將軍”發射來的石球而死。火銃先是用銅鑄造,後來用鐵鑄成,明朝中期以後,形制更加重大,常被加以“大將軍”、“奪門將軍”等等封號。清康熙十三年(1674年),戴梓發明了連珠火銃,樣子象一只琵琶,背脊上放著火藥和用鉛丸做成的子彈,裝有機關,發射的時候,只要扳動槍機,一次可以連射二十八發,有些象現在的機關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