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持泰阿-汉语大词典
倒持泰阿亦作“倒持太阿”。
倒持宝剑,将剑把交给别人。比喻轻率地授人权柄,自己反受其害。
●《汉书·梅福传》:“至秦则不然,张诽谤之罔,以为汉驱除,倒持泰阿,授楚其柄。”
颜师古注:“泰阿,剑名,欧冶所铸也。言秦无道,令陈涉、项羽乘间而发,譬倒持剑而以把授与人也。”
●《旧唐书·陈夷行传》:“自三数年来,奸臣窃权,陛下不可倒持太阿,授人鐏柄。”
●清薛福成《筹洋刍议》:“况今驻华各使,惟利是视,又值修约之际,蹈瑕伺间,诡谋百出,不豫为之防,是倒持太阿以授之也。”亦省作“倒持”。
●宋王安石《兼并》诗:“奸回法有诛,势亦无自来。后世始倒持,黔首遂难裁。”
●《明史·王用汲传》:“夫威福者,陛下所当自出,乾纲者,陛下所当独揽。寄之于人,不谓之旁落,则谓之倒持。”
倒持泰阿-中华成语大词典
倒持泰阿
【拼音】:dào chí tài ē
解释
泰阿:宝剑名。倒拿着剑,把剑柄给别人。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,自己反受其害。
出处
《汉书·梅福传》:“倒持泰阿,授楚其柄。”
示例
二子以爱姬示人,掇丧身之祸。所谓~,授人以柄。 ★宋·乐史《绿珠传》
近义词
倒持太阿
反义词
语法
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轻率相信别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