芋-中華語文大辭典
芋芋ㄩˋyù1.植物名。多年生草本。葉子大,倒卵形,具長柄,地下塊莖呈球形或橢圓形,是常見蔬菜。通稱「芋頭」。也作「芋艿」。2.泛指某些像芋的薯類植物。[例]洋~∣山~。
芋-漢語大字典
芋
《説文》:“芋,大葉實根,駭人,故謂之芌也。从艸,亏聲。”段玉裁注:“《口部》曰:‘吁,驚也。’毛傳曰:‘訏,大也。’凡于聲字多訓大。芋之為物,葉大根實,二者皆堪駭人,故謂之芋。其字从艸,于聲也。”
(一)yù 《廣韻》王遇切,去遇云。魚部。
芋头。天南星科。多年生草本,作一年生栽培。地下有肉质的球茎。叶片盾形,绿色,叶柄长而肥大。球茎供食用,叶柄作饲料。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“今歲饑民貧,士卒食芋菽。”唐張籍《送閩僧》:“谿寺黄橙熟,沙田紫芋肥。”宋魏了翁《摸魚兒·高嘉定生日》:“家山幸有瓜和芋,何苦投身官府。”
(二)yú 《廣韻》羽俱切,平虞云。
草盛貌。《玉篇·艸部》:“芋,草盛貌。”
(三)xū 《集韻》匈于切,平虞曉。
(1)大。《廣雅·釋詁一》:“芋,大也。”
(2)有。《集韻·模韻》:“芋,有也。”
(四)yǔ 《集韻》王矩切,上麌云。
(1)〔芋尹〕春秋楚官名。《集韻·噳韻》:“芋,芋尹,楚官名。”
(2)通“宇(yǔ)”。居住。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豫部》:“芋,叚借為幠,為宇。”《詩·小雅·斯干》:“風雨攸除,鳥鼠攸去,君子攸芋。”毛傳:“芋,大也。”鄭玄箋:“芋當作幠,幠,覆也。”王引之述聞:“訓大訓覆,皆有未安,‘芋’當讀為‘宇’,宇,居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