鬃-中華語文大辭典
鬃鬃ㄗㄨㄥzōnɡ馬、豬等獸類頸上的長毛。[例]馬~│豬~。
鬃-汉语大词典
鬃zōng
ㄗㄨㄥ
〔《广韵》子红切,平东,精。〕
1.马鬃。
●南朝梁简文帝《艳歌篇十八韵》:“金鞍随系尾,衔璅映缠鬃。”
●宋张耒《萧朝散惠石本韩干马图马亡后足》诗:“回身侧顾不无意,翦鬃络头嗟失真。”
●清李调元《马厂大雪》诗:“毳帐人何住,霜鬃马可怜。”
2.同“鋄”。马首饰。
●宋楼钥《再题行看子》诗:“黑驹騧黄骓素骝,亦有笏面仍银鬃。”
鬃(2)zōng
ㄗㄨㄥ
〔《广韵》藏宗切,平冬,从。〕
〔《广韵》士江切,平江,崇。〕
1.头发。
●《西游记》第四四回:“且莫说是和尚,就是剪鬃、秃子、毛稀的,都也难逃。”
2.马、猪等动物颈部的长毛。
●南朝陈徐陵《紫骝马》诗:“玉镫绣缠鬃,金鞍锦覆蒙。”
吴兆宜注:“鬃,马鬣也。”
●前蜀韦庄《代书寄马》诗:“鬃白似披梁苑雪,颈肥如扑杏园花。”
●清陈维崧《钱塘浴马行》:“红泉骀宕自然丽,丹鬃灭没何其都。”
●梁斌《红旗谱》二九:“江涛说:‘杀一口猪,要一块七毛钱,还要猪鬃、猪毛、猪尾巴、大肠头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