隤-中華語文大辭典
隤(阝+贵)ㄊㄨㄟˊtuí1.〈書〉崩塌;墜落。[例]~圮∣~隕。2.〈書〉敗壞。[例]~其聲名。
隤-辞源3
【隤】15画 7528·6 tuí ㄊㄨㄟˊ 杜回切,平,灰韻,定。微部。㊀墜落,崩塌。文選 戰國 楚 宋玉 高唐賦:“磐石險峻,傾崎崖隤。”史記一一七 司馬相如傳 上林賦:“隤牆填ࡐۯ܌使山澤之民得至焉。”㊁敗壞。漢書六二 司馬遷傳報 任安書:“李陵旣生降,隤其家聲,而僕又茸以蠶室,重爲天下觀笑。悲夫!悲夫!”㊂降下。漢書八七上 揚雄傳 河東賦:“發祥隤祉。”注:“隤,降也。”㊃柔順貌。易 繫辭下:“夫坤隤然,示人ॳѧߣ。”㊄躓,絆倒。淮南子 原道:“先者隤陷,則後者以謀。”注:“隤者,車承,或言跋躓之躓也。”㊅地名。春秋 周邑。後屬 鄭。左傳 隱十一年:“王取 鄔 劉 蔿 邘之田于 鄭,而與 鄭人 蘇忿生之田—— 溫 原 絺 樊 隰郕 欑茅 向 盟 州 陘 隤 懷。”注:“在 脩武縣北。”故地在今 河南 獲嘉縣西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