陵-中華語文大辭典
陵陵ㄌ丨ㄥˊlínɡ1.大土山。[例]丘~∣~壑∣~谷變遷。2.陵墓。[例]中山~。3.〈書〉欺侮;侵犯。[例]~辱|~壓。4.姓。
陵-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_王力版
900.【陵】
一大土山。詩經小雅天保:“如山如阜,如岡如陵。”左傳僖公三十二年:“淆有二陵焉。”
引申爲陵墓,帝王的墳墓。李白憶秦娥詞:“漢家陵闕。”杜牧將赴吳興登樂游原詩:“樂游原上望昭陵。”
二登上,升。張衡西京賦:“陵重巘。”(巘yǎn:山峰。)
引申爲乘,陵駕。曹植洛神賦:“陵波微步。”三國志魏書鄧艾傳:“勇氣陵雲。”
三侵陵,欺陵。左傳隱公三年:“少陵長。”禮記樂記:“迭相陵謂之慢。”
四[陵遲]原指山勢的坡度愈下愈緩,
引申爲衰微。司馬遷報任安書:“夫人不能早自裁繩墨之外,以稍陵遲。”史記司馬相如列傳:“反衰世之陵遲,繼周氏之絕業。”也作“陵夷”。漢書成帝紀:“帝王之道,日以陵夷。”
注意“陵”的二三義也寫作“淩”或“淩”。參看“淩”字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