卉-中華語文大辭典
卉ㄏㄨㄟˋhuì1.草的統稱。[例]花~|百~|奇花異~。2.姓。
卉-漢語大字典
卉
《説文》:“卉,艸之緫名也。从艸、屮。”朱駿聲通訓定聲:“按:三屮亦衆多意。”按:后作“卉”。
huì 《廣韻》許貴切,去未曉。又許偉切。微部。
(1)百草的总称。如:花卉;奇花异卉。《爾雅·釋草》:“卉,草。”郭璞注:“卉,百卉總名。”《方言》卷十:“卉,草也。東越揚州之間曰卉。”《詩·小雅·出車》:“卉木萋萋。”毛傳:“卉,草也。”《文選·左思〈吴都賦〉》:“爾乃地勢坱圠,卉木镺蔓。”劉淵林注:“卉,百草揔名,楚人語也。”清胡會恩《珠江雜詠》:“我愛珠江好,駢羅雜卉多。”
(2)泛指草木。《文選·張衡〈思玄賦〉》:“桑末寄夫根生兮,卉既凋而已育。”李善注:“卉,草木凡名也。”元楊果《登北邙山》:“魏家池館姚家宅,佳卉而今採作薪。”
(3)特指花。宋王禹偁《桂陽羅君遊太湖洞庭詩序》:“遂使幽雲野泉,奇卉怪草,暨鳥獸蟲魚輩皆欣欣熙熙,似有知於感遇也。”宋梅堯臣《寄題周源員外衢州萃賢亭》:“卉萼人未識,鳥響日可聽。”
(4)众多。《廣雅·釋詁三》:“卉,衆也。”王念孫疏證:“《書·禹貢》正義引舍人注云:‘凡百草一名卉’,是衆之義也。”
(5)蓬勃。《文選·司馬相如〈上林賦〉》:“鄉風而聽,隨流而化,卉然興道而遷義。”李善注引郭璞曰:“卉,猶勃也。”吕向注:“皆勃然興道義也。”
(6)姓。《萬姓統譜·未韻》:“卉,見《姓苑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