固-中華語文大辭典
固ㄍㄨˋɡù1.堅實;不易損壞。[例]堅~|穩~|~若金湯|根深柢~。2.使結實牢靠。[例]~本|~定。3.堅硬;不流動。[例]~體|凝~。4.堅定地。[例]~守|~執|~請。5.本來;原來。[例]~有文化。6.〈書〉連詞。連接複句的第一分句,以承認事實,相當於「固然」。[例]子~仁者,然愚亦甚矣(明‧馬中錫〈中山狼傳〉)。7.姓。
固-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
固 gù
❶堅固,特指地形險要和城郭堅固。
《荀子·王制》:
兵勁城~。(勁:强。)
《戰國策·秦策一》:
東有肴函之~。(肴:山名,也作殽。函:指函谷關。)
引堅持。
《史記·齊世家》:
管仲~諫,不聽。
又固定,穩固。
《韓非子·五蠹》:
法莫如一而~。
《左傳·宣公二年》:
君能有終,則社稷之~也。
又固執,頑固。
《列子·湯問》:
汝心之~,~不可徹。(徹:通。)
❷鄙陋。
司馬相如《上林賦》:
鄙人~陋,不知忌諱。
❸副詞。本來。
司馬遷《報任安書》:
人~有一死,或重於泰山,或輕於鴻毛。(或:有的。)
❹通「故」。連詞。所以,因此。
柳宗元《封建論》:
吾~曰:非聖人之意也,勢也。(勢:指事物發展的必然性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