膳-中華語文大辭典
膳膳ㄕㄢˋshàn飯食。[例]晚~∣用~|進~∣~食。
膳-漢語大字典
膳
《説文》:“膳,具食也。从肉,善聲。”
shàn 《廣韻》時戰切,去線禪。元部。
(1)备置食物。《説文·肉部》:“膳,具食也。”徐鍇繫傳:“具食者,言具備此食也。”段玉裁注:“具者,供置也,欲善其事也。”《漢書·宣帝紀》:“其令太官損膳省宰,樂府減樂人,使歸就農業。”顔師古注:“膳,具食也,食之善者也。”
(2)煎和;烹调。《周禮·天官·庖人》:“凡用禽獻,春行羔豚,膳膏香。”賈公彦疏:“煎和謂之膳。”
(3)进献食物。《儀禮·公食大夫禮》:“宰夫膳稻于粱西。”鄭玄注:“膳,猶進也。”《吕氏春秋·上德》:“太子祠而膳於公,麗姬易之。”高誘注:“膳,胙之也。”
(4)饭食;常特指精美的食品。如:早膳;用膳;供给膳宿。《左傳·閔公二年》:“里克諫曰:‘大子奉冢祀、社稷之粢盛,以朝夕視君膳者也,故曰冢子。’”孔穎達疏:“膳者,美食之名。”《莊子·至樂》:“魯侯御而觴之于廟,奏九韶以為樂,具太牢以為膳。”三國魏曹植《箜篌引》:“中ࢊͨަ豐膳,烹羊宰肥牛。”
(5)牲肉。《廣雅·釋器》:“膳,肉也。”《周禮·天官·膳夫》:“膳夫掌王之食飲膳羞,以養王及后世子。”鄭玄注:“膳,牲肉也。”
(6)吃;吃饭。《禮記·文王世子》:“食上,必在視寒煖之節,食下,問所膳。”鄭玄注:“問所食者。”唐儲光羲《喫茗粥作》:“淹留膳茶粥,共我飯蕨薇。”
(7)离。《廣雅·釋詁三》:“膳,離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