柞-中華語文大辭典
柞1ㄗㄨㄛˋzuò植物名。落葉喬木。枝椏粗壯,葉為倒卵形,被黃褐色短毛。初秋開黃白色小花。材質堅韌,可供製作器具及枕木等。柞2ㄗㄜˊzéㄗㄨㄛˋzuò〈書〉砍伐樹木。[例]載芟載~(《詩經‧周頌‧載芟》)|~木翦棘(《文選‧張衡‧西京賦》)。柞3ㄓㄚˋzhà用於地名。柞水,水名,在陝西。
柞-辞源3
【柞】9画 4891·11.zuò ㄗㄨㄛˋ 則落切,入,鐸韻,精。鐸部。㊀木名。1.柞木。木質堅韌,可爲鑿柄,俗名鑿子木。也可製家具。樹皮及葉可入藥。詩 小雅 采菽:“維柞之枝,其葉蓬蓬。”參閲 本草綱目三六 木三 柞木。2.柞櫟。詩 大雅 緜:“柞棫拔矣,行道兑矣。”箋:“柞,櫟也。”參見“柞櫟”。㊁ 春秋 魯地山名。左傳 昭七年:“辭以無山,與之 萊 柞。”注:“萊 柞,二山。”在今 山東 萊蕪市境。㊂客以酒回敬主人。通“酢”。戰國策 趙一:“著之盤盂,屬之讎柞。”2.zé ㄗㄜˊ 集韻側格切,入,陌韻,照 二。鐸部。㊀砍伐樹木。詩 周頌 載芟:“載芟載柞,其耕澤澤。”傳:“除草曰芟,除木曰柞。”也指砍下的樹枝。見“柞₂鄂”。㊁狹窄。周禮 考工記 輪人:“轂小而長,則柞。”㊂聲大。通“咋”。周禮 考工記 鳧氏:“(鍾)侈則柞。”注:“柞,讀爲咋咋然之咋,聲大外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