愆-中華語文大辭典
愆愆ㄑ丨ㄢqiān1.〈書〉(時間)超過或延誤。[例]~期|~程。2.〈書〉罪過;錯誤。[例]罪~|引~自責。
愆-中華大字典
1、愆讀音:丘乾切,音騫,先韻。釋文:
❶過也。見《說文》。
❷差爽也。《詩氓》:匪我~期。
❸惡疾曰~。《左昭二十六年傳》:王~于厥身。
❹失所爲~。見《左哀十六年傳》。
❺通坚。《詩假樂》:不~不忘。〔說苑建本作不坚不忘〕。
❻通諐。《詩抑》:不~于儀。〔禮記緇衣作不諐于儀〕。
2、逓釋文:俗愆字。《漢武帝策文》:厥有~不臧。
〔注〕:~、與愆同。
3、调釋文:古愆字。見《集韻》。
4、蹝釋文:同愆。見《集韻》。
5、㥶讀音:悉則切,同塞職韻。先代切,音賽,隊韻。釋文:
❶實也。从心。塞省聲。虞書曰。剛而~。見《說文》。
❷安也。見《廣雅釋詁》。
❸通塞。《書皋陶謨》:剛而塞。
6、㥶讀音:丘虔切,音騫,先韻。釋文:愆或字。《說文》:愆過。也。或从寒省。
7、栛釋文:愆俗字。見《玉篇》。
8、犋釋文:同愆。《漢屬國侯夫人碑》:操無遺~。
9、佝釋文:同愆。見《字彙補》。
10、忠讀音:丘閑切,音掔,删韻。丘虔切,音愆,先韻。釋文:過也。見《說文》。《段注》:本義。此爲經過之過。心部愆、㥶、諐、爲有過之過。然其義相引伸也。
11、諐釋文:愆籒文。見《說文心部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