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-中華語文大辭典
孔ㄎㄨㄥˇkǒnɡ1.窟窿或小洞穴。[例]針~│鼻~│七~生煙│無~不入。2.很;非常。[例]需款~急│需才~亟│~武有力。3.孔子的省稱。[例]~廟│~門│~孟之道。4.量詞。用於計算窯洞、洞穴等。[例]一~窯洞|兩~土窯。5.姓。
孔-漢語大字典
孔
《説文》:“孔,通也。从ࠃɯ܌从子。ࠃɯ܌請子之候鳥也。ࠃɨdz而得子,嘉美之也。古人名嘉,字子孔。”郭沫若《金文叢考》:“乃指示小兒頭角上有孔也。故孔之本義當為囟,囟者象形文。孔則指事字。引伸之,則凡空皆曰孔,有空則可通,故有通義。”
kǒng 《廣韻》康董切,上董溪。東部。
(1)通达。《説文·ࠃɩè》:“孔,通也。”段玉裁注:“通者,達也。”《漢書·西域傳上》:“(婼羌國)去長安六千三百里,辟在西南,不當孔道。”《新唐書·曹華傳》:“使據孔道。”又扎穿,穿通。《聊齋志異·長亭》:“石視ࢊͤ؋一老狐,孔前股而繫之。”
(2)洞穴;窟窿。《爾雅·釋詁下》:“孔,間也。”邢昺疏:“孔者,穴也。”《玉篇·ࠃɩè》:“孔,竅也,空也。”《素問·骨空論》:“其孔,溺孔之端也。”全元起注:“孔,則窈漏也。”《列子·仲尼》:“子心六孔流通,一孔不達。”《新五代史·前蜀世家》:“能射錢中孔。”
(3)门径。《管子·國蓄》:“利出于一孔者,其國無敵;出二孔者,其兵半詘;出三孔者,不可以舉兵;出四孔者,其國必亡。”安井衡注:“孔,穴也,猶言門。”《春秋繁露·考功名》:“異孔而同歸,殊施而鈞德。”宋王安石《兼并》:“利孔至百出,小人私闔開。”
(4)深远的样子。《淮南子·精神》:“孔乎莫知其所終極,滔乎莫知其所止息。”高誘注:“孔,深貌。”
(5)指带孔的铜钱。宋俞文豹《吹劍四録》:“急於財賦,不時差官下諸邑,孔粒以上,根括無遺。”明田汝成《西湖遊覽志餘·偏安佚豫》:“有連年不收一孔者,皆朝廷自行抱認。”
(6)量词。洞穴、窑洞、油井、石桥等的量名。如:一孔高产油井;一孔石桥。《徐霞客遊記·遊武彝山日記》:“崖端穴數孔。”李季《难忘的春天》:“还是这一孔窄小的窑洞。”
(7)大。《老子》第二十一章:“孔德之容,惟道是從。”河上公注:“孔,大也。”《後漢書·馮衍傳》:“遵大路而裵回兮,履孔德之窈冥。”《全唐詩·周宗廟樂舞辭·觀成舞》:“孔惠之禮,必肅之容。”
(8)美好。《玉篇·ࠃɩè》:“孔,嘉也。”《漢書·禮樂志》:“令問在舊,孔容翼翼。”
(9)指孔雀。《楚辭·九歌·少司命》:“孔蓋兮翠旍,登九天兮撫彗星。”王逸注:“孔,孔雀也。”漢司馬相如《子虚賦》:“其上則有鵷鶵孔鸞。”宋王安石《司馬遷》:“孔鸞負文章,不忍留枳棘。”
(10)“孔子”的简称。《韓非子·八説》:“孔墨不耕耨,則國何得焉?”《淮南子·俶真》:“孔墨之弟子皆以仁義之術教導於世。”鲁迅《且介亭杂文·运命》:“崇孔的名儒,一面拜佛,信甲的战士,明年信丁。”
⑪副词。表示程度,相当于“甚”、“很”。《爾雅·釋言》:“孔,甚也。”《詩·豳風·七月》:“我朱孔陽,為公子裳。”孔穎達疏:“云我朱之色甚明好矣。”《楚辭·九章·懷沙》:“眴兮杳杳,孔静幽默。”王逸注:“孔,甚也。”《清史稿·文宗紀》:“軍務未竣,需材孔亟。”
⑫姓。《廣韻·董韻》:“孔,姓。”《通志·氏族略三》:“孔氏,子姓。出宋閔公之後。閔公生弗父何,以有宋而授厲公,三世生正考父……考父生孔父嘉,為大司馬。……嘉字孔父,後世以字為孔氏,又為孔父氏。自孔父六世而生仲尼。……又衛有孔氏,不知所出,為衛世卿。……又鄭有孔氏,穆公蘭之後也。穆公之子十三人,其二皆為孔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