藻-中華語文大辭典
藻藻ㄗㄠˇzǎo1.古代指水生藻。現在泛指藻類植物,即多生活在水中的含葉綠素和其他輔助色的低等自養植物,沒有根、莖、葉之分。如紅藻、綠藻、藍藻、褐藻等。2.華麗的色彩。[例]~井∣~舟。3.華美的文辭。[例]詞~∣~飾。4.姓。
藻-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_王力版
795.【藻】
水草之一種。莖大如釵股,葉蒙茸,深綠色。詩經召南采蘋:“于以采藻,於彼行潦。”(行潦:流動的水。)古人認爲藻是有文采的草,故
引申爲修飾。文心雕龍情采:“辨雕萬物,謂藻飾也。”又:“藻飾以辨雕。”又爲文采,文章。曹植與楊德祖書:“公幹振藻於海隅。”(公幹:陳楨的字。)文心雕龍情采:“理正而後摛藻。”也指文才。謝靈運傳論:“三祖陳王,咸蓄盛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