榦-中華語文大辭典
榦榦1ㄍㄢˋɡàn〈書〉築牆時,豎立在牆兩端(使牆直立不倒)的木柱。榦干2ㄍㄢˋɡàn〈書〉比喻事物的主體部分。[例]枝不得大於~,末不得強於本(漢‧劉安《淮南子‧主術》)。榦榦3ㄏㄢˊhán〈書〉井垣、井欄或井欄上支撐轆轤的構件。[例]夫據~而窺井底,雖達視猶不能見其睛(漢‧劉安《淮南子‧主術》)。
榦-康熙字典
榦
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榦
★【廣韻】【韻會】𠀤古案切,干去聲。【說文】築牆耑木也。【徐曰】別作幹,非。【詩·大雅】榦不庭方,以佐戎辟。【箋】作楨榦以正之也。詳楨字註。
◎又【書·禹貢】杶榦括柏。【傳】榦,拓也。
◎又樹木旁生曰枝,本根爲榦。【淮南子·主術訓】枝不得大於榦。
◎又【玉篇】榦,柄也。
◎又井榦,井上木闌也。【莊子·秋水篇】塪井之鼃,跳梁井榦之上。
★又【集韻】胡安切,音韓。【說文】作𩏑。【前漢·武帝紀】作井榦樓,高五十丈。【註】積木而高於樓,若井榦之形。【韻會】平、去二音通。
◎又【集韻】一曰榦,國名。
★又【類篇】侯旰切,音翰。體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