儆儆-汉语大词典
儆儆不安貌;戒惧貌。
●《诗·邶风·柏舟》“耿耿不寐,如有隐忧”毛传:“耿耿,犹儆儆也。”
●孔颖达疏:“仁人既与小人并列,恐其害于己,故夜儆儆然不能寐,如人有痛疾之忧,言忧之甚也。”
●明张居正《苑田纪》:“然乃抑畏自将,稼穑为念,日儆儆焉无淫于观、于逸、于游、于田,以奉厥邦常,祗若明命。”
儆-古汉语常用字字典
儆 jǐng
① 动警备;戒备。《左传·襄公九年》:“令司宫、巷伯~宫。” ② 动告诫;警告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吴主传》:“夫法令之设,欲以遏恶防邪,~戒未然也。” ③ 名紧急情况或消息。《后汉书·郭伋传》:“并部尚有卢芳之~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