偶-古汉语常用字字典
偶 ǒu
① 名偶像,用土木等做成的人像。《史记·殷本纪》:“帝武乙无道,为~人,谓之天神。” ② 数两个;双。刘勰《文心雕龙·丽辞》:“奇~适变。” ③ 名配偶。《北史·刘延明传》:“妙选良~。” ④ 动婚配;嫁。《与妻书》:“汝幸而~我,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。” ⑤ 副相对;面对面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有敢~语诗书者,弃市。” ⑥ 副偶尔;偶然。《促织》:“天子~用一物。”
偶-辞源3
【偶】11画 2622·71.ǒu ㄡˇ 五口切,上,厚韻,疑。侯部。㊀偶像。如木偶、土偶。見“偶人”、“偶像”。㊁輔助。書 君奭:“汝明勖偶王,在亶。”謂汝等勉力輔助 成王,用誠心。㊂匹配,配偶。魏書 劉昞傳:“(郭)瑀有女始笄,妙選良偶。”㊃同輩。史記九一 黥布傳:“(布)迺率其曹偶,亡之 江中爲羣盜。”索隱:“曹,輩也;偶,類也;謂徒輩之類。”㊄雙數。禮 郊特牲:“鼎俎奇而籩豆偶。”㊅對,相對,匹敵。國語 越上:“有帶甲五千人,將以致死,乃必有偶。”注:“偶,對也。”參見“偶語”。㊆遇,值。唐詩紀事二十 綦毋潛 春泛若耶溪:“幽意無斷絶,此去隨所偶。”㊇合,投合。莊子 知北遊:“調而應之,德也;偶而應之,道也。”注:“調、偶,和合之謂也。”參見“偶世”、“偶俗”。㊈姓。明有 偶桓。陳士元 姓觿六 有:“千家姓云,錢塘族。”2.ǒu ㄡˇ 五遘切,去,候韻,疑。侯部。偶爾,偶然。史記七九 范睢傳 贊:“然士亦有偶合。”列子 楊朱:“鄭國之治,偶耳;非子之功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