羲-中華語文大辭典
羲ㄒ丨xī1.用於人名。如伏羲氏,傳說中的上古帝王,教民結網,從事漁獵畜牧。2.姓。
羲-漢語大字典
羲
《説文》:“羲,气也。从兮,義聲。”
xī 《廣韻》許覊切,平支曉。歌部。
(1)气舒展而出。《説文·兮部》:“羲,气也。”段玉裁注:“謂气之吹嘘也。”徐灝注箋:“《廣雅·釋詁三》:‘羲,施也。’按:施猶展也,謂气舒展以出也。”
(2)某些古人名的略称。1.传说中古帝王伏羲的省称。《文選·班固〈答賓戲〉》:“基隆於羲農,規廣於黄唐。”張銑注:“羲,伏羲也。”唐張懷瓘《書斷·草書》:“豈必在乎羲、軒、周、孔將釋老之教乎!”2.传说尧时掌天文的官吏羲仲、羲叔的省称。《書·堯典》:“乃命羲和,欽若昊天,曆象日月周辰,敬授人時。”陸德明釋文:“羲、和,馬云:羲氏掌天官,和氏掌地官,四子掌四時。”3.传说中的太阳神羲和的省称。常用以指代太阳。晋郭璞《遊仙詩》:“蓐收清西陸,朱羲將由白。”南朝宋謝惠連《秋懷》:“頑魄不再圓,傾羲無兩旦。”唐韓愈《石鼓歌》:“孔子西行不到秦,掎摭星宿遺羲娥。”孫汝聽注:“羲娥,日月也;羲和,日御;嫦娥,月御。”4.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省称。唐孫過庭《書譜》:“可謂鍾、張亡没,而羲、敬繼之。”唐張懷瓘《書斷·李斯》:“妙極於華者羲獻,精窮於實者籀斯。”
(3)姓。《風俗通·姓氏》:“羲氏,堯卿羲仲之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