犯-中華語文大辭典
犯ㄈㄢˋfàn1.侵凌;進犯。[例]井水不~河水|~境。2.衝撞;違反。[例]冒~|~上作亂|~法|明知故~。3.做出(違法的或不應該做的事情)。[例]大錯不~,小錯不斷。4.犯罪的人。[例]慣~|詐騙~。5.引發;發作(多指不好的事)。[例]~病|老毛病又~了。6.值得。[例]~不著︱不~跟你嘔氣。7.★姓。
犯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犯犬25ㄈㄢˋfàn動①侵害、干擾、沖撞。如:「侵犯」、「干犯」、「冒犯」、「人不犯我,我不犯人。」《國語.晉語八》:「忠不可暴,信不可犯。」②抵觸、違背。如:「犯法」、「犯規」、「違法犯紀」。《周禮.夏官.大司馬》:「犯令陵正,則杜之。」③發生。如:「他愛說謊的老毛病又犯了。」《紅樓夢.第一一五回》:「你們忒不留神,二爺犯了病也不來回我。」④冒著。宋.蘇軾〈岐亭〉詩五首之一:「知我犯寒來,呼酒意頗多。」⑤落進、落到。元.無名氏《神奴兒.第三折》:「我兒也,你今日犯到我這衙門裡來。」《老殘遊記.第五回》:「或者說話說的不得法,犯到他手裡,也是一個死。」名有罪的人。如:「主犯」、「從犯」、「罪犯」、「嫌犯」。副值得。如:「犯不著」。《紅樓夢.第七五回》:「四丫頭也不犯囉唕你,卻是誰呢?」